思覺失調三成曾遭校園欺凌 理大:改花名可致嚴重精神傷害
(明報)2月3日 星期二 05:05
【明報專訊】同學間互起花名、嘲笑作弄這類語言欺凌,外人看來似輕鬆平常,但對受害者的心靈傷害無從估計,甚至日後激發各種精神病。香港理工大學 一項調查發現,平均每4個思覺失調患者,就有1人於讀書時曾遭受言語或暴力欺凌,更有患者遭欺凌長達7年,需接受長期治療。
浸會愛群社會服務處委託香港理工大學進行「香港青少年校園欺凌現象與思覺失調研究」,於去年5月至12月期間,研究481個患有焦慮症 、抑鬱症 、思覺失調等精神問題的個案。研究發現,272名思覺失調病人中,有三成即81人曾於校園內遭受各種欺凌。理大 應用社會科學系教授葉錦成指出,未發現校園欺凌直接導致受害者患上思覺失調,但研究結果顯示兩者關係緊密。
逾九成遭受言語欺凌
理大研究發現,各類校園欺凌之中,以言語欺凌佔大多數,曾遭欺凌後患上思覺失調的個案之中,超過九成都是遭受言語欺凌,例如被同學連續不斷地嘲笑、起花名、凌辱、揶揄、詆譭,令受害者無地自容。他形容﹕「言語欺凌似乎較虐打、掌摑等暴力欺凌,帶來更嚴重的精神傷害。」
患者多內向被動 不懂反抗
浸會愛群社會服務處復康服務高級協調主任陳秀琴總結說,向他們求助的思覺失調患者,一般都是性格內向被動,即使在校園遭欺凌亦不懂反抗。葉錦成建議校方及教師嚴肅看待校園欺凌問題,亦應打破「言語欺凌只是開玩笑」的誤解,建立關愛文化及包容的校園。
教育局回應表示,絕不容忍校園欺凌問題,局方透過通告及資源套,呼籲學校正視及採取積極措施預防及跟進有關問題。
Tuesday, February 03, 2009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